`
kuiyuexiang
  • 浏览: 54826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杭州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Second life前CTO预测虚拟世界的未来发展

阅读更多
虚拟世界可能的长期未来

从IT产业的大背景来看,其在5至10年间的发展可以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1.      硬件的快速发展

作为今后访问虚拟世界最主要的硬件——手机与个人电脑,根据摩尔定律,5-10年间将是2的3到6次方,意味着8到64倍的降价与效率提升。那时,应用终端的体积将更小、存储量将更大、电池能更长时间工作,并能快速便捷的连入互联网

2.      多功能随身便携式设备的诞生

5-10年后,普通人可能将“科技穿在身上”,随时随地满足其各种应用的需求。比如:人们戴上一个微型传感器,其集合了照相机、手机、麦克风、阅读器、收音机等各式应用,同时可能直接成为一个微型输入设备。

3.      人们的生活将紧密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5-10年后,互联网应用的体验将大幅提升、效率将大幅提高。现在已经有不少人正在着力解决互联网应用过程中“身份(Identity)、支付系统(payment systems)、无缝安装(Seamless Installment)、‘在线’与‘离线’的同步(online and offline transitions)、传感器及其它感应硬件设备研制”等难题。所有这些难题的解决过程都意味着科技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近。

具体到虚拟世界,5-10年间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以下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1.      创造内容(Building the content)

(1)      Passive user generated(用户非主动创造)

用户的自然行为实际上就是创造内容的一种很好方式,其中包含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如:Web2.0时期用户已愈渐成为创造的主力军——用文字记录下的感触、拍摄的照片、录制的音频及视频、不断变化的签名档.……

5至10年后,这种自然创造行为可能配合前面提及的便携式传感器,变得更加方便、随时随心。虚拟世界的部分内容可能通过这种内容生产模式而生。今后科技进步的前提下,我们可能实现随时的“照片录音”(在照片中插入音频与对话),可能实现“情绪记录”(记录心跳、心电与脑部活动等)。所有这些都将成为虚拟空间内容与感觉的来源,带来虚拟世界真实的情感与记忆。

现在较火的“P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s”就是一个例证,它将用户普通的网络行为与游戏形式结合起来——用户访问网站、使用邮件、进行聊天、浏览数码图片、影像等行为都可能获得系统加分……这个游戏让大家看到其实平时不被留意的普通网络行为,其实中间都蕴含了价值。今后,这些基于个人所有网络行为而产生的精准记录将为精准营销开辟一条很好的道路。当然,这也将涉及到一系列收集数据时,在隐私、法律等方面的问题。

(2)      Active user generated(用户主动创造)

这是指用户带有明确目的性地在虚拟世界中创造。这种创造方式更好的实现倚赖于能将更多现实世界数据导入进来、产生更好的输入设备、拥有更好的协作方式。

(3)      stage magic(专业型创造)

是指由支付高成本的专业设计师、程序员、艺术家们创造虚拟世界中的内容。这部分力量从整体来说能起到的作用毕竟有限,但这些专业人员的创造行为将对相关计算机资源的发展起到杠杆式的推进作用。

(4)      simulation(模拟仿真)

在虚拟世界中的模拟仿真与程序自动创造才刚刚兴起。前面提及的EA旗下的游戏《Spore》就是在Stage Magic(专业型创造)与Simulation方面结合的典型范例。

2.      接入虚拟世界(Accessing Virtual World)

因为虚拟世界的本质是用来“沟通、交流、传播”的,所以接入虚拟世界的工具应被广泛而普遍使用——“浏览器”和“手机”将可能成为浏览虚拟世界的主流方式。这两种工具能为大规模的用户提供:

Ÿ           交互性

Ÿ           创造力

Ÿ           商业

Ÿ           社区

对于这两种接入方式来说,关键是怎样更好实现“实时在场”与“同步通信”的体验,使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更紧密结合起来。

另外,虚拟世界的表现形式不一定非得是3D的。有时候,2D的表现形式其实比3D更加有效率。比如Amazon售卖图书,2D形式更适合这个流程的实现,但同时购书者的“存在感”及购书者间的“社区”关系更适合用3D形式来展现。



3.      应用(Uses)

应用即“用虚拟世界来做什么?”的问题。虚拟世界的一个本质特点是空间化的“在场”。用户可以感知到:

Ÿ           在哪、谁在旁边、能看见什么、能听见什么

Ÿ           位置、运动、注意力

Ÿ           ……

而今后的传感设备可以让虚拟与现实的感觉体验混合一体,所有这些感觉数据都将被存储与分享。那时,虚拟世界已将工作与娱乐完全融合在一起,各式应用都将实现,更多类似twitter及RSS的应用将在虚拟世界中诞生。



4.      待解决的难题(Hard Problem to solve)

虚拟世界还需解决一些难题,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分别是“可用性”与“搜索”

(1)可用性(usability)

可用性在应用虚拟世界上来说还是需挑战的一个难题,特别是手机上的虚拟世界体验。想想看,现在每个使用电脑的用户都认为稀松平常的“鼠标加键盘”在40多年前可是当年的一大热门科研项目,它花费了跨学科专家多年的努力才面市。而现在40年后,大家应用虚拟世界时使用的还是“鼠标加键盘”。因此,今后在对虚拟世界的应用中一定会研制出更适合的硬件输入设备。

(2)搜索(search)

需要解决在全息的虚拟世界中如何精确搜索的问题,包括“怎样在3D环境中定义‘相似性(Likeness)’”。现实生活中的模糊指令是能通过人的思维去判断处理的。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虚拟世界中,当在两把椅子之间发出“给我一把更漂亮的椅子”搜索需求时,怎么去判断?

从长远来说,虚拟世界会和扩大化现实(augmented reality)、替代现实(alternate reality)、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等诸多方面结合起来。其不一定能取代游戏及现有二维网络,但至少将成为一种大众生活中的主要应用,与真实世界大量融合。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计算机或手机连接与访问虚拟世界,在其中娱乐工作……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